过去的布局,讲究一板一眼,规规矩矩,而现在的布局,速度越来越快。
今年是个比赛大年,世界围棋七大个人赛有六个都会举办,再加上人工智能围棋程序带来的影响,今年棋坛的新布局思路比比皆是。
趁着“爱棋道”10月专项训练刚开始,我们来看一些当下快速布局的常见下法吧。
首先来看百灵杯半决赛中,中国第一人柯洁九段与韩国世界冠军元晟溱九段的比赛。
三番棋的第一局中,执白的柯洁走在14位虎,执黑的元晟溱在15位挂。
接下来当白16飞时,黑17却不敢往A位飞,而是直接在17位拆二。
为什么呢?
因为白14虎以后,白右上很厚,黑棋惧怕A位进角时遭到白棋B位碰,右上的白棋厚势因而得到发挥。
然后,白18必然尖顶,按照常理,黑棋是不是该在C位上长啊?
见上图,当白A尖顶时,黑B上长是堂堂正正的一手,恐怕绝大多数的人都会一秒钟下在这里。但元晟溱却选择了黑19和白20快速交换一手,然后黑21再扳一手就脱先。
原因无他,就是为了追求速度,快速在右边生根而已。
以后白棋B位虎,黑棋就C位粘;白棋如果C位打,黑棋就D位反打然后再脱先。
以上是半决赛第二局,左上是个基本的定式,黑19如果走在B位扳,就完成了定式。但执黑的柯洁选择了脱先,走在了19位的拆边!
这个棋型很像一个高中国流的变体,但右上角却是一个小目,大家有没有联想到人机大战第一局时,李世石的那个与此类似的开局呢?
接下来白A位挂角,黑21飞,白22托,黑23扳,白24退,都是常见的定式下法。
然后黑棋应该B位虎了吧?然后白棋再拆边?
不是!黑25不补右边的跨断,而是直接进行夹击!
速度就是要快!
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飞刀,也不算是新手了,在右边E、F、G、H一代有黑子的情况下,黑25的直接夹击尤其有力。
我们简单普及一下后续:黑棋不补跨断,那白26就必然跨断,此后一直下到黑31粘,都属于必然。接下来白A长,黑就B位压,以后抢先手于D位扳活。
但实战,白棋选择了C位拐。
大家总会觉得像柯洁这样的世界顶尖棋手,下出的棋也一定晦涩难懂,但其实他们下出的棋也一样是有基础的棋型和基本的下法组成的。
决赛第三局,执白的元晟溱第12步不按定式拆边,而是直接碰在了无忧角上!
当然了,直接碰无忧角的下法从古就有,不算是新手了,也不见得就一定比直接拆边好。
但这种追求快速展开和定型的下法,确实是大家学习快速布局时的基本内容。
看完了百灵杯里的柯洁,再来看看应氏杯决赛的唐韦星和朴廷桓。
五番棋的第一局,唐韦星的黑7一头撞在了无忧角正面,一样是追求布局的速度。
黑57分投,当白58逼住时,唐韦星强调,黑59必须跳起,如果不跳而是直接在61位拆二,就说明对局者水平不行。
因为黑棋直接拆二,会遭到白A先点后盖的封锁手段,白棋中腹太厚了,黑中央四子的活力也大为下降了。
白60大飞分断黑棋后,黑61再拆二,才是正着。
见上图,决赛第二局中,唐韦星的白8再次直接撞在无忧角的正面,最近这手棋真的好流行啊!
跟之前不同的是,黑11从上面压了过去,而不是立下。
接下来白12小跳,白16不补右下的两个断点,而是直接大飞,走成一个“大堡垒”的形状,白棋在黑棋的右边快速展开阵型,速度极快,布局不错。
不只是唐韦星追求速度,朴廷桓也不甘示弱。
唐韦星白44尖顶,黑棋居然直接脱先不应,在45位大飞挂。
为什么是大飞挂呢?还是为了抢速度。
黑47和白48交换之后,黑49不在左边拆边而是直接在上边夹击,这样黑棋就把左边和上边都抢到了,也算快速布局的一法。
当然,这盘棋总的来说,还是唐韦星的布局更成功。
最终,取得胜利的也是唐九段。
围棋是一人一步来下的,布局的“速度快了”,棋肯定就会薄,毛病会变多。
所以,追求速度到达什么程度,才是快速布局的关键。
拿捏好了速度的“度”,就能掌握布局的关键。反之,要么就太缓,要么就崩溃。
大家还是先从碰无忧角开始学起吧(●'◡'●)
福利来袭:
近期精彩文章推荐:《妙手精选 | "都弃了,就赢了"——实战弃子战术教程》
现在关注该订阅号,并在后台回复“专项体验课”,即可获得用1分钱购买三节专项训练体验课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