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爱棋道”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
好久没有写过关于围棋的文章了,刚看过自己曾经写的“十年棋涯一场梦”充满了清新,自然,真切之味道。早已不是曾经的痛苦,悔恨,悲伤之感觉了。
从我办学以来,已经无数家长问我如何兼顾学习与围棋,小孩水平如何提高,我孩子还该不该学等问题,我虽一直认真回复,但终究还是无法解决许多家长心中的谜团。而且作为一个比较成功的过来人,总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思考了许久,今天终于想发表一些拙见,与各位家长和棋友们分享,学围棋到底为了什么?
围棋之博大,远非三言两语所能解释,处于不同地位之人对围棋自然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商人,围棋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对于高人,围棋可以修身养性,品味天地之灵;对于教师,围棋可以谋生立事,顶立天机之间。可对于家长和孩子呢?
愚以为,启蒙之学童,围棋对其有百利而无一害,既可以让其充分的开发智力,又可以品味胜负,提前提高抗挫折能力。还有够锻炼其的平静之心,形成一般孩子没有的耐力。可是如果孩子到了3,4段之后,学了几年,感觉以上的成果都已收获之时,围棋还是什么呢?
是竞技!围棋本身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竞技性,这就是为什么棋类要归为体育竞技之中的原因。欣赏围棋者往往和欣赏音乐也不是一个态度。我想作为广大棋迷来说应深有体会。作为一个孩子,尤其是一个男孩而言(没有歧视女孩的意思)围棋对其最大的帮助和意义在于,自信的提升,和竞技意识的增强。过度商业化的围棋产业已经把围棋的本质弄得扭曲变形,围棋变成了一个充满目标性,过度“务实”东西,变成了我要升4段,升5段,升6段这种简单的证书形式。在我们那个年代,是基本上没有段位赛的,没有孩子需求一个段位,都是为了自身水平的提高,成为职业棋手而奋斗。小时候基本上每个坚持的孩子都有成为世界冠军的伟大梦想。也正是是这个梦想铸就了我们当时围棋界的黄金一代。那时的的孩子和家长没有谁会像现在一样迷茫。那时的老师除了启蒙以外,都是往把小孩往职业棋手的方向培养。也从来没有谁会拿我们有几个孩子打上4,5段来宣传。那时的围棋,纯洁无暇,充满了竞技体育的魅力。水平更多在于本身对棋理的提升,境界的提高,当然也有自身喜欢的努力。而现在更多的是一招一式的讲授,和大课带孩子一样的训练方式。
所以很多家长问我,孩子水平瓶颈了,如何提升?年龄大了是否还要继续学?我要给一个肯定的答案,如果喜欢,就肯定要学,瓶颈是因为对围棋的理解上不去,并不是因为水平到了极限。(这个问题我过一段时间再写一篇博客来解释,这里就不说了)学业虽然重要,但是我认为培养一个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比上学本身要重要的多。(针对的是小学以前的课程,因为非常简单,完全可以补上),首先孩子要通过更深的探索,让他养成去挑战,战胜别人的勇气和习惯。其次,更残忍的说,我们要让孩子尝过失败的痛苦,才能理解成功的意义。更深一层,孩子只有有了远大的目标,并有努力实现“它”的意识,才能激发其真正的动力。最后,一个没有充分激发潜力的学棋过程,会让孩子失去自我评估的感觉,也会让孩子留下永远的遗憾。更夸张的说,会让很多孩子形成半途而废的习惯。
有一些人总是问我,我如何做到学业和围棋都不耽误,觉得我很难得。甚至有人怀疑我家是不是有背景如何如何。其实这一切都很简单。首先学棋的经历让我形成了极强的竞争意识,我将生命的定义诠释为“追赶”,由于我的身边一直有比我强的人,所以我有了源源不断动力。其次,我深知我的围棋经历已经让很多人为我感到失望,甚至同情,但围棋教会我的自强精神,让我明白我要花别人十倍的付出让这些关心我的人为我骄傲,所以我从初中就开始每天学习到12点睡觉,高中更是学到2,3点才睡。其三,围棋的失败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只有专注于一件事,才有可能成功,所以我戒掉了电脑游戏,变得对所有诱惑都有极强的定力。最后,围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天才(那些跟我一起学棋的同学,如孙腾宇,周睿洋等)。让我有了一个自己很好的定位。让我明白了自身和他们的差距,更让我知道,唯有努力,你才有资格望其项背,否则,你一辈子都将无法与其平起平坐。当然我的今天绝不只是我的功劳,很大程度上是无数好心人的关心,和良师益友的指点,才让我有了这点小成功。
今天写下这篇东西,也是因为最近很多家长描述他们的处境让我心为所触,思考良多。我很希望家长和孩子,在我这里收获的不只是围棋水平的提高,更是一种内心意识的增强,形成那些真正让自己强大的东西。
我作为一个年轻的老师,更多的是希望分享我的经验和教训,让更多的孩子走上正路,少走弯路。也希望许多家长改变固有保守的观点,给喜欢围棋的孩子一片自己的天空。
如果您觉得缺少条件,我们愿做他强壮的翅膀。如果您充满迷茫,我们愿做你明确的航标。如果孩子不理解您的良苦用心,我们会用更好角度和姿态去教育孩子。总之,人生的路“自己”走,幸福常伴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