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整理+你应该知道的围棋三大能力


导读



新中国围棋世界的奠基人陈毅元帅说过,孩子从小学围棋,可以让他受益一生。

学围棋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围棋应该怎么学呢?

为什么说学围棋,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呢?

让我们回顾一下,5月16日职业七段王煜辉老师在讲座中为家长讲述的正确学围棋方法,以及培养自己女儿的经验等。


以下是5月16日讲座的内容整理,您可以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讲座重播。

上图是一位认真听完讲座的好同志,自己整理的思维导图!小编表示感动的痛哭流涕了。。




讲座大纲

  1. 孩子学围棋能收获什么?

  2. 围棋应该怎么学?

  3. 家长应该如何陪伴?

  4. 围棋能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学围棋能给孩子带来的远景与收获



让我们先来解读一下古人总结的围棋五得,也就是五个好处,这也是孩子学围棋的远景收获,是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围棋所能得到的东西。

首先是“得好友”,学围棋的孩子在长大以后,一定会通过围棋得到值得交往的好朋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围棋是一个强社交属性的技能,如果说琴棋书画都具有文化基因的话,那么在这四项中国的传统艺术里面,围棋的社交基因是最强的。

围棋有一个别名叫做“手谈”,这个别名的意思是说两个人下棋的时候,是不需要通过语言交流的,通过一局对弈就可以认识到对方的品性。有些家长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通过下围棋就可以认识到对方的品性呢?这和围棋的特殊属性有关。

围棋是一个非常公开的策略游戏,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阳谋,这个游戏与麻将、扑克是不一样的,是纯公开性的策略游戏,如果你想战胜对手,一点阴谋诡计也不能耍的。

有一些棋手为了赢棋,总是想着给对方上一点骗招,甚至用一些盘外招去干扰别人,这样的人显然就不是一个优秀的棋手,就算他棋力再强,也不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真正优秀的棋手,一定会认真完成每一步棋的计算,追求胜利的同时,不使用任何歪门邪道!

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过一局围棋,很容易就可以知道对方是不是和自己在同一品级上。当然,高水平的棋手,一定是从小受过比较正规的关于技术和品德的教育,所以我们相信,围棋可以帮你筛选出值得交往的朋友。

当然,这个前提是你本身得是一位优秀的棋手,否则,其他的也就都不存在了!

金庸先生对得好友的解释是:围棋是一个非常检验人性的一个游戏,大家都想赢,但大家都要用合理的方法去赢,那么战胜对手的最好的办法,其实是首先战胜自己,让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胜负观和人生观,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通过围棋你自然就可以交到与你价值观一样的朋友!

围棋是一个非常高雅的游戏,喜欢下围棋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社会中高知识、高阶层的人,如果你围棋下得好,自然也可以有很多机会去认识到这些人,孔子说过: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这样的话表示,孔子对于择友这件事,是非常看重的。

围棋五得第二个是“得人和”,围棋本身就是一个艺术性非常强的一个游戏,通过围棋的修为,可以让你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让你变得更加有艺术气息,在人群中,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容易得到别人的敬仰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实如果你能通过围棋把自己修为得更加的温文尔雅,那么在人群中,你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拥护。我们知道在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技能都是可以被AI所取代的,但是无论社会科技怎么进步,领导力其实是不能被取代的,

说完了“得好友”和“得人和”,我们再来说“得心悟”,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棋如人生,在棋盘上几乎每一步棋都面临不同的选择,而所有的选择,都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作为基础。

你的判断力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在每一次选择和判断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多多的去领悟,要分析为什么我会是这样选择的,我究竟从每一次的选择和判断中悟到了什么。

不夸张的说,每一盘棋都是人生的浓缩,一个棋手,如果从小时候就开始学围棋,他慢慢长大的过程,也就是慢慢的成熟的过程!

如果一个小朋友从小就执着的在围棋上加以修炼,那么在他长大以后,他就一定会对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在面临很多事情的时候,他也能够达到那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而这种境界,作为一个父亲来说,是我特别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拥有的。

我是一位从业30多年的职业棋手,我深刻的理解和相信,围棋的修炼,可以让人拥有“顿悟”的能力。

接下来再说“得教训”,我们都知道,不管多高水平的棋手,哪怕是现在的柯洁,以前的李昌镐,再以前的聂卫平老师,他们也都有输棋的时候,也都有下出很坏的棋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对于自我的反省就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过程。

优秀的棋手就一定会想:我为什么会下出这样臭的棋呢?在我思考并作出这样的错误决断的时候,当时的我是一个什么心理状态,我是被什么东西所迷惑了呢?而这样自我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我们应该都听过一个词叫做复盘,复盘这个词最早就是出自于围棋的,现在已经被社会上的很多领域所引用了。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有没有复盘能力,决定了他有没有纠错能力,也是他究竟能变得多强大的一个核心基因!

在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到非常重要的成长经历,而复盘能力,也是我们希望孩子从小就可以培养出的一种能力,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这样期待的。

最后一个词是“得天寿”,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人老脑先老,只要大脑保持活跃,人就会显得有精神,不显老。

当我们老了以后,我们可能无法爬山,不能打球,其他高运动量的活动也不是很方便。但是我们可以在一个秋天的午后,约上一个好朋友,泡一杯清茶,对弈一局。下完棋以后畅谈人生,这是多么美的一个画面呀。

下围棋不仅可以保持脑部的活跃性,帮助你把生命的长度变长,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你人生的宽度变得更宽,你不仅能够通过下围棋让自己延年益寿,还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色彩。在我看来,第二点是比第一点还重要的。

举例来说,前不久刚刚去世的吴清源棋圣,就是到了百岁高龄之后去世的,在吴先生到晚年的时候,每天还在坚持下几个小时的围棋,完全看不出是一位接近百岁的老人,晚年的生活,吴先生因为有了围棋而过得很充实!

刚才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围棋五得,也就是我对“得好友,得人和,得心悟,得教训,得天寿”这15个字的解读,其实如果有机会和您面对面的话,我可以可以举各种案例来跟您更加详细的说,说上几个小时也说不完。

因为今天中午的时间有限,所以我对围棋五的解读暂且先到这里,我想跟您传递的一个核心的概念,是我们让孩子学围棋,其实是为了让他获得更好的生活,让他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我刚刚给您描述的这15个字,也是我们所期待孩子在20年,30年甚至50年以后,所获得的人生状态。

我相信,学围棋一定是你送给孩子的最好一份礼物,他长大以后会感谢你的!


围棋应该怎么学?




 第二个话题我们来说围棋应该怎么学,这个也是比较符合我们的道德水平的,如果我们告诉了家长们应该让孩子学围棋,但是确不说围棋应该怎么学的话,就有点不厚道了。

对于怎么学围棋的这样解读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七个字“一学二练三做题”,一学其实就是指知识点的输入,就跟我们学英语一样,得先有一些知识的输入,没有输入是不可能学会的。“练”其实就是要多下棋,我们常对学生说,学而不练则罔,练而不学则殆这样的话。(这个也是模仿孔老夫子的话)如果还是拿英语比喻,就是说你有了输入以后,还要尝试去输出,否则的话,光学知识点而不下棋,也是很难有大的进步的。

做题这件事,大家可以把它理解为作业,而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习过的知识点。

围棋的知识点很多,学习以后如果没有一个练习的过程,很快学生就会把大部分知识忘掉了。有一个统计数据,一个小朋友学习了一节课以后,如果没有做任何练习的话,下周他再来上这个课程的时候,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也只剩下10%还在记忆之中了,而这也就是练习的重要性。

一学二练三做题这个秘诀,对于任何水平阶段的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能坚守住这三个点,就一定能够持续的进步,进而成为优秀的棋手,优秀的人。




上图为一学二练三做题的时间分配图。

学生在不同的水平阶段,投入在这三个阶段的时间分配比例也是不一样的,这是很重要的知识,可惜的是,很少有家长懂得这一点。

在初学启蒙期(0基础至15级),孩子需要投入40%的时间来学习知识,这是因为在此阶段,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最重要的,没有系统的知识输入,孩子也不可能完成下棋,做题等输出行为。而在这个阶段需要把时间多投入在下棋上的道理在于,15级之前的水平,基本还停留在吃子阶段,在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是对各种各样的吃子状态非常熟练。做题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不能在运动战中敏锐地发现自己和对方棋子的危险,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过了吃子关。所以,在这个阶段多下棋,是有助于孩子的快速进步的。

在15级至1级的水平阶段,孩子开始逐步地进入并了解全局的下法,这个时期,知识点输入的时间可以适当减少,将一部分节省下来的时间,平均分配到做题和下棋上面,这么做的道理在于,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逐步开始要接触更多的死活棋型,我在之前对我文章里曾经提到过,吃子关过了之后,紧接着就是要过死活关,所以在这个阶段,多花一些时间来做死活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死活不过关,也就意味着计算力的基本功没有打扎实。这样的话,学生以后的进步会变得非常困难。

在1段至3段的阶段,对于做死活题的时间投入是最高的,这并不是说学习知识点和下棋不重要,而是因为孩子们在这个水平区间,决定一局棋胜负的最关键因子就是局部的死活能力,而死活能力其实也就是计算能力的体现。如果你在死活题上投入的时间不足,修为不够,那么你学的定式再复杂,下的棋再多,也很难积累起真正的战斗力,去战胜那些死活与计算能力很强的对手。

到了业余4段以上的孩子,对于死活的投入可以逐步减少了,这是因为,这个水平阶段更多的开始需要个性化的学习,一个高水平老师的一句话点评,很可能就会让他茅塞顿开,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于这个水平的孩子来说,已经逐步开始进入到自我领悟的阶段,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已经不足以满足他的进步需求了。所以在这个阶段,多下棋,并且找到足以给自己复盘讲解的高水平老师是最重要的。

上面这张图其实还有一个学习方法没有涉及到,那就是打谱,我明确的表示,在你还没到业余6段的水平之时,打谱的学习效率是很低的,我不建议学生在这个项目的练习上投入时间,因为这对孩子的进步几乎没用。如果没有高水平老师陪着打谱并给予讲解,孩子们是无法理解高手所下的棋背后的含义的,在这个水平阶段打谱,基本和摆石头是一样的。极其浪费时间。


家长如何陪伴?




 

接下来我们聊聊家长如何陪伴的话题。

我也是一位棋童家长,我清楚地知道,家长让孩子去学任何东西其实都有三个核心诉求,第一是更高效率的进步,第二就是更方便的学习体验,第三就是更合理的价格。我想不管你让孩子学什么才艺,家长一定会认真的考虑这三个方面。

我来回忆一下安安学围棋这两年多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复盘,看看我是怎么过来的。

安安是在她四岁的时候开始学围棋,左上角的这个图就是安安刚开始学围棋的时候,我教她怎么练吃子,那个时候她兴趣非常浓,尤其非常善于扭羊头,一会就掌握了规律,把我的棋子给吃死了,冲这个细节,我觉得她对于围棋还是挺有天赋的,我教她的一些简单规则,她很快就能理解!

其他的两张图都是最近拍的了,总的来说安安还是挺喜欢下围棋的。

我从几个时间点来回顾一下安安学围棋的一些过程,安安学围棋兴趣最浓的时候应该是她初学围棋的前六个月,因为这半年主要都还是在练习吃子,而她对于吃子非常的敏感,每天回家了以后,总是想在棋盘上跟我练一练,以吃掉我的棋子为乐趣,每次吃掉我的子以后手舞足蹈的特别开心。

经历过这个阶段之后,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算是她学围棋的一个疲劳期,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以前都是和我下棋,我都会让着她,而这个时候她开始在网络平台上下棋,开始有赢有输了,安安在此之前没接受过输棋的训练,面对输棋没有什么承受力,再加上那时候爱棋道的创业刚刚开始不久,我工作比较忙,对她的情绪管理有点疏忽,所以导致她兴趣有一定的下降!

当然后来我及时发现了这一点,也用了很多方法来提升她的信心,找回她的兴趣,并且也给她开始讲一些下围棋的道理,用了不少的力气,总算是把她的这段不适应期给渡过了。

她渡过了不适应期之后,就开始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那就是全盘的学习。安安有一些小缺点,她就喜欢和自己弱的对手下,碰见强的对手,有点恐惧就有点不太敢下,当然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问题也都解决了,现在的安安算是进入到了一个比较良性的学习阶段,每天早上起来先做20到题,晚上睡觉之前也要做20道题,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初步养成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王老师你是职业棋手,你陪孩子肯定是有非常多的经验的,但是其实我想纠正大家一个概念,任何人当父母其实都是第一次,都是没有什么经验的,我教其他的孩子应该说很有经验,但是教自己的孩子,真的是没什么经验,很多东西也是摸索的,抓耳挠腮不知所措的时候一点也不少。

安安现在下棋也有很严重的问题,她一旦碰到了她认为比自己强的对手的时候,她的棋就变得特别软绵绵的,该打入也不打入,该战斗也不战斗,我最近为这个问题很苦恼,我也是采取了一些方法和措施,但现在还没有很见效。

总之,在孩子学围棋的道路上,作为家长,我最想和大家传递的几个关键词就是“陪伴,监督,鼓励”只要做到了这几个关键词,即便你不会下围棋,你也会是一位优秀的家长。

这几个词怎么解读呢?陪伴的意思是,在孩子一开始学围棋的时候你要多陪她,陪他练习吃子儿的游戏,然后让他多吃掉你的子,这个陪伴会帮助他迅速的建立起自己对围棋的兴趣,而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于下围棋没有什么基本的兴趣,后面就都谈不上了,这个是陪伴的重要性。

监督的目的其实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必须要具备的核心素质。根据科学的分析,孩子一个好的习惯需要短则15天,长则60的持续重复,在孩子还没有自我管理能力的这个阶段,家长的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孩子到了不适应期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提示家长,他的水平到了一个小瓶颈。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配合老师监督孩子完成每天的对局、下棋的任务,如果坚持下来,通过技术的提高,会让孩子在越来越多的胜利中建立信心,进而收获到新一阶段的兴趣,

围棋是一项很复杂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监督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家长可能因为忙,或者对于围棋不是那么重视,对于监督的重要性理解不够,这样的话,孩子的学习效率一定会打折扣的。

第三点鼓励,其实更多的就是对于孩子心理上的一个疏导,围棋是有胜负的,它不像画画、音乐那些才艺,虽然也有高下之分,但是并不像围棋,有这么明确的、直观的胜负刺激,在孩子输棋的时候,你能不能够做一个很好的心理疏导,让孩子紧绷的心松弛下来,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我看到,有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输棋,脸拉的比孩子还长,这样的心情之下,想必也是很难会给孩子一个很好的鼓励。

家长如何陪伴这个话题,要是完全展开说,也可以说上几天几夜,对于绝大多数的家长来说,请先记住这几个关键词,在未来的陪伴之中,多提醒一下自己别忘记就好了,这就是很关键的第一步。

我再强调一次,家长会不会下围棋,和能不能陪好孩子完全没有关系,上面的三个关键词如果能做到,你就会得到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围棋给予孩子的三大能力




最后是我们今天分享的标题了,那么,围棋给予孩子的三大能力究竟是什么呢?在我陪着安安学习围棋这两年多的时间,我感触最深的,最相信,最期待安安所能获得的三大能力,第一个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个能力是社会交往的能力,第三个能力是自我管理的能力。

下面我用自己和安安的亲身经历,用几个小故事来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我认为围棋能够给予孩子这样的三大能力。

让我们先来说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的回忆之中,安安有一盘棋让我印象深刻,有一次我站在旁边看她跟另外一个小朋友下棋,遇到了一个局面,老师是教过的,可是安安想了一会儿,并没有按照老师教的下法去下,后来下完棋我就问她,为什么没有按照老师教的去下棋,安安就说,在当时的局面下,她认为用她实战的下法,比老师教的下法更好。

其实她实战的下法是错误的,但我还是非常热烈的表扬了她,因为我觉得她这么小就有一个分辨、理解、判断、选择的能力,这一点让我特别开心。我们都知道,孩子长大了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是靠大人教的,她必须要有自主的判断能力,这也是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基础。

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够举出什么特别高大上的例子,来证明六岁的安安可以独立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难题,但是我通过这样的一个细节,可以预感到安安长大以后,应该会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首先她有一个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最重要的。

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可以理解为是智商的范畴,相信这也是每一位家长都期待孩子不落于人后的素质。

其次是社会交往能力,前一段我带安安出去打比赛,她在比赛里发挥的不是很好,但是因为孩子年龄都差不多,她跟同组比赛的小朋友很快就混熟了,比赛完了以后他们组有一个小朋友七战全胜,这个小朋友很骄傲,说你们谁也下不过我,然后安安听了有些气不过,就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下的过马丁吗?(马丁就是他们班级里的一个很厉害的同学)然后这个小朋友说马丁是谁我不知道,当时我正好在教室外面准备接她,我听到安安说你下得过我爸爸吗,这个小朋友说我不知道你爸爸是谁,安安就说我爸爸是职业七段,这个对话被我都听到了,我觉得特别好玩。

出来以后我就问她,你为什么要和这个小朋友说这些呢?安安说:老师们都说过赢了棋不应该骄傲,我就是不想看他那么骄傲的样子,当然再深的道理安安也说不出来了。

我能够理解到她的行为基础来自于一方面是看到小朋友志高气昂的样子让她有点心里不顺,另外一方面,也是我们日常对她的一些价值观教育,算是在安安心里扎根了,尤其是胜不骄败不馁的这些道理,安安都能理解了。

这个故事延伸出的感悟,是我觉得孩子虽然小,但是她其实是有自己的是非观,而下围棋可以经常带孩子出去比赛,见识各种各样的情况和人,可以锻炼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尤其通过安安的一个个小故事,我觉得社交能力真的是可以通过围棋的修炼来获得!

在孩子的一生中,社会交往能力其实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可以归为情商的范畴,在很多的时候情商比智商还要重要。

再来说第三个能力,也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我真心认为,如果说现在的孩子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条件获得解决问题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也就是IQ和EQ的途径可能除了围棋还有很多,那么在我看来,围棋所给予孩子的第三大能力,真的是其他的才艺是很难做到的,这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在围棋上的体现有两点,第一点是孩子在给自己设计目标之后,通过实现这个目标激励,来管理自己的时间。举个例子来说,安安最近一段时间最常跟我说的就是,我想打败马丁,我想打败丢丢,我想成为班里的第一名,我还想像爸爸你那样成为优秀的棋手。那么每次她跟我说这个话的时候,我除了鼓励她,还会帮她去设计时间的规划。

安安是个喜欢臭美的小姑娘,原来喜欢留长头发,然后前一段时间她说我要把头发剪了,我问她为什么要剪?她说:因为每天早上梳头发太浪费时间了,你不是总说我把头发剪了以后早上就可以多点时间来做死活题吗,这一点也是让我很感动。

安安给自己树立了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并且在我的引导之下,她可以为自己的目标而去管理自己的时间,我觉得对一个六岁多的一个小朋友来说,这一点让我非常的感动!

安安现在每天早晚各做20道死活题,如果我回家早,我还会陪她练习一会儿打入的技巧(安安胆子小,总是不敢打入)我坚信,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安安就一定会成为一位优秀的棋手。

自我管理能力的第二个体现,就是对于情绪的自我管理,需要承认,下围棋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还是一件挺有挑战性的事,尤其是面对输棋的时候。

每次安安数完棋以后都会很难过,当然随着她的逐渐长大,她自我调节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时间也会越来越短,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挫折教育”这个情绪的调节能力不是天生获得,而是需要孩子们不断练习才能拥有的。。

还有一种比输棋更难管理的情绪是恐惧情绪,就是对于输棋的预期,比如说她知道明天我要跟一个很强的对手下棋,我可能会输给他,我不想下了,这个对抗输棋预期的能力,很多大人都不具备,对孩子来说就更难了。

如果一个小朋友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够不离不弃,坚决去挑战对手,这也就意味着他拥有了情绪的管理能力,这种管理能力也就是最难得也最关键的“逆商“”。

我们都知道孩子其实是需要挫折教育的,在我看来,如果说解决问题和社会交往能力可以通过其他的才艺来获得,但是再给予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上,围棋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的!

以上是我从安安学围棋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面,能够体会到的一些经验之谈。总结来说,我觉得让孩子学围棋,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社会交往,和自我管理的这三项能力,这三大能力分别对应的是智商,情商和逆商。

我能够看到,安安在学习围棋的过程中,每一天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她现在对围棋的兴趣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认真,这一天,让我非常欣慰。

我坚信,通过学习围棋,可以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而围棋,也一定能够帮助我们的孩子,拥有更好的人生!


爱棋道学习体系主要特点



那么后面这张图其实就是我们学习的一些体系和逻辑,可能在这里用语音是没有办法那么快解释清楚的,还是非常欢迎大家进群来和我们来讨论,也大家会越来越累越来越辛苦,但是你爬的山月辛苦,你爬得高度越高,你看到的风景也就越美丽,所以我希望任何一位家长都能够坚持的让孩子学取而不要轻易地中途放弃,没有什么理由是可以让你放弃围棋的,如果你真的觉得遇到了过不去的坎,觉得很困难,欢迎您和我交流,欢迎把您的问题发给我,我会从我的角度会从一个老师从一个职业棋手也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来帮您分析,我真的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体会到围棋真正的乐趣,让围棋可以成就孩子的更好人生文老师发的这个图是我们5月的一些和家长互动的一些活动,上面有一些内荣和时间,希望大家可以把这张图保存下来,然后有任何问题都和我们交流,最后再提醒一次,非常期待大家加入群里面和我继续的进行交流,和我们的老师继续进行交流,我们团队都是把围棋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业,当作自己使命的这样的一些年轻人,我们真的相信为齐!

一是最值得孩子学习的一项才艺,那么今天直播就到这里,谢谢您,那么也对给我打赏的这些朋友们再次表示感谢,咱们下次见。



后面还有家长互动与答疑。大家想看看王老师都回复了哪些问题吗?欢迎扫码进入直播间,收听讲座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