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起源至今,历代都有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围棋故事。今天起爱棋道小编将会为大家分享一系列有趣的围棋小故事,故事音频由爱棋道启蒙主讲老师庄文老师录制,希望各位小朋友在聆听故事的同时可以体悟到围棋之中蕴含的道理。

由于举国上下皆尊棋道,自然生出许多围棋门派,其中以本因坊、安井、井上、林这四家为主,也就是老师上节课提到的“棋院四大家”。
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可谓日本历史上的绝对牛人,但后人只知这位将军治国理政有一套,却鲜有人知其对日本围棋的功劳也甚大,如棋所制度的改善,升段之鉴定,名人之产生,以及棋士俸米的保荐等等足以令人称道的举措,都是出自德川家康之手。
当时,日本围棋已有段位之分。九段为最高段位,却只能有一人,即为“名人”,同时代只能有一个名人。一旦晋升为九段,就意味着随时会被任命为“棋所”,老师上个故事也说过,棋所是一个称号头衔,是第一国手的荣誉,因此,名人即棋所,二者完全可看作是同义词。
从德川时代开始,四大家的棋士们每年一度聚会于江户城(东京),在天皇或幕府将军面前对局,这就是“御城棋”制度。御城棋又叫“天览棋”。比赛规定,每年11月6日报名,由四大家协议,决定对局者之间的比赛标准,而且一般要在七段以上才有资格参加。因此,御城棋成了棋界最隆重的大会。
当时,由于竞争激烈,四大家对外实行严格的技术保密,平日轻易不与别家的棋士对弈,所以除了争棋外,御城棋便成为公开较量的唯一场所。对参加御城棋比赛的棋士来说,对局胜负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本门本派的荣辱,甚至与日后棋所宝座归谁家所得有关。故对局者无不全力以赴,比赛紧张酷烈的程度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也着实弈出了许多精彩绝伦的好棋来。
据《庆长日件录》记载:第一次御城棋,对局者有本因坊、利玄、仙角、道硕四人。这四人可不得了,在日本棋坛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其中的利玄就是鹿盐利玄;仙角是本因坊老师仙也的儿子;道硕则是本因坊的徒弟,后来自立门户,成为安井家的开山祖师。这次比赛,本因坊算砂大概因心理压力过大有些失常,结果一胜一负。
当时还有一个故事:韩国的围棋第一高手李祠史来到日本,本因坊算砂口出大言,非要让他三子。一局下来,李果然输了,而且输得服服贴贴。从此以后,外国人到日本,凡和名人对局,不论他是几段一律“先摆三子”,便成为一种传统。直到秀哉名人退位后,这一规矩才告消亡。
庄文
启蒙主讲老师
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年轻朝气,充满活力,深受小朋友和家长喜欢。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法,研究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孩子们不仅感受到围棋带来的快乐,更提升专注力、具备大局观、锻炼计算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学会面对挫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