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中】家有棋童--炫宇学棋记完整版

这次的内容,由爱棋道学员炫宇的妈妈独家奉送,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炫宇学围棋的点滴,语言朴实,真情流露。道小妹拿到文章之后,原本想先简单看下,没想到一口气读完了,果然真人真事最能打动人。

好啦,快拿个马扎坐下来和道小妹一起看《炫宇学棋记》吧。


我的姥姥和姥爷都是书香门第,可惜文革的时候被打成黑五类下放到农村去了,从此意志消沉,也无意将本领教授给子孙。

我小时候没有条件学琴棋书画,所以我觉得孩子若有兴趣,可以去接触一下。琴棋书画,他只对棋感兴趣,或许他觉得这个比较有成就感吧。在这样的背景下,炫宇从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开始学围棋了。

还记得他三岁的时候跟他下象棋,我老是赢他。刚开始,每次输他都受不了,都要哭好久,哭得好大声。邻居们还以为我打他呢。他边哭边嚷嚷:“妈妈我讨厌你,妈妈我再也不吃你做的饭了……”他爸爸说:“你就不能假装输给他吗?”我不假装输给他,是因为我不想他觉得自己很厉害了。对于下棋要不要假装输给孩子,我们在厦门日报的育儿群里还讨论了一番。


后来他象棋渐渐下得比我高明,围棋也是。其实我明白,自己水平也不高,只能带他进入这种游戏,之后,要由更专业的人来教给他。当然现在我都下不过他了,现在他输了也不再哭,而是很平静地接受。我也不会因为他比赛或输棋而责怪他。


我们住在岛外海沧,与厦门有一桥之隔。可是我们却选择了在岛内的文化艺术中心煜辉棋院上课。海沧这边虽然也有棋院,可是名气都不大,也很少有能定段的孩子。我知道的就有一位家长,在海沧区和岛内的思明区都有买房子,在思明上学,却在海沧学了两年棋,棋力才达到10级。

我们在厦门煜辉棋院上了一年课后,有次暑假因为觉得海沧青少年宫围棋班收费很低,就报了一期课。上了几节课后班上已经没对手了,调到青少年宫围棋最高级班,仍然是没对手。后来我们就没有再继续上。海沧青少年宫上的围棋课只限于启蒙,青少年宫的老师也有自己的棋院,但不知道是学棋气氛差,还是教学质量有问题,总之能入段的非常少。棋院没名气,就会影响生源,渐渐地真想学棋就都往岛内有名气的棋院跑。只是能去岛内的都需要具备我们这样的条件——有车接送,有人接送,有时间接送。


或许真的跟王煜辉老师很有缘分吧,因为后来我们无意中加入了爱棋道网课,也是王煜辉创办的,这是后话。在棋院我们每周两节课,安排在周五晚上和周六下午。在这里我第一次接触到王煜辉这个名字,棋院门口的照片上他显得儒雅而有气质,当然,王煜辉老师没有在棋院上课。


棋院的教学质量不错,在省市内的比赛中频频获得奖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段位学员。一些耳熟能详的早棋学员如徐慧儿,朱葛轶,蔡东杨,付景岩,施钰茹等人,在我们进棋院的时候已经是业余四段以上了。他们的照片在棋院的墙上让我们仰慕着。


随着煜辉棋院名声雀起,棋院不断在扩大生源,很多家长慕名而来。家长中有因为原来的棋院已经找不到对手要转学到这的,也有其他家长转介绍让小孩过来学习围棋的。因为学生多,所以一直以来棋院的老师们都很忙。我记得教师节那天刚好是周六,棋院老师为了回答家长们的问题都顾不上吃晚饭了,还要根据棋力给新来的学员安排班级,然后就七点多了又要开始上课了。


我想一个教育机构和其他企业一样都会有一个业务上的高峰期,同样,棋院的棋手取得成绩以后,就会形成相应的口碑,进而给棋院带来更多的生源。

2013年6月15日

炫宇在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听课后,正式报名了王煜辉棋院的课程。给炫宇授课的王仁德老师是业余四段。他人如其名,对孩子有慈悲心、爱心,给人感觉如沐春风。他特别善于鼓励孩子,总是对炫宇说,炫宇很棒哦。当然如果炫宇上课讲话,不专心的时候,也会被他罚站的。


王老师教的这个班,孩子大都和炫宇一样,年龄在五六岁左右,班上男生占了多数,都是顽童。上课的时候很难规规矩矩坐着,不是讲话就是玩棋子,所以王老师教起来挺辛苦的。

王老师对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挺重视的,比如正确的执子姿势,他就给炫宇纠正了许多次。他也很勤于给孩子们批改作业,只要孩子有按时做作业,他都会及时给予批改。炫宇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有一段时间他很迷围棋,经常做题做到很晚,我喊他去睡觉他也不去。那段时间他提高很快,在棋院的比赛里拿了他们那个年龄组的冠军。所以先生就一直支持他学下去。


幼儿园毕业的时候他在毕业纪念册里写道,他以后想当围棋老师。王老师为了鼓励他,特意送了一本《围棋天地》给他看。他看到里面比赛得冠军的九段高手,就说他的梦想是达到围棋九段。那时候炫宇还天真地说,如果以后我比赛得了冠军,一定把奖金分给你们。

随着年龄和棋龄的增长,经历了几次低潮期和升段挫败后,他再也没有提过类似的话了。有一次我回忆起他小时候说的那些话就问他现在怎么都不这么说了。他耷拉着头说,小时候我不懂事嘛,要达到那种程度很难的。

(编者按:如果您的孩子有雄心壮志,一定要多鼓励,千万不要打击)


2015年2月

炫宇在王老师班上学习了近两年以后,寒假参加了厦门市青少年宫组织的段级位赛,顺利升上了一级。升上一级后,炫宇信心大涨,对围棋的兴趣也更浓厚了。

但是炫宇这个时候上了小学,每天都有作业了,每次他好不容易完成作业就急着去玩,我们抓得也不紧,于是他渐渐荒废了围棋。那个寒假他参加定段赛,成绩自然也很差。


一年级的那个暑假,他又迷上了城堡探险,也就是户外攀爬项目。刚好那边在做活动,平时一次收费就要80元,暑假只要200元就可以每天都去玩。所以他几乎每天都去。一玩就是半天或者一天。除了每周两次的围棋课,他平时根本就没再做题,更少下棋。所以在暑假定段赛上,他成绩仍然很差没能成功定段。


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并没有引起重视,当时觉得围棋只不过是一种兴趣,可能天赋占多数,他能学就学,不能学也无所谓。那个时候的我们还不知道因为不投入时间会造成失败——兴趣降低——更多失败的恶性循环,这会打击他继续学围棋的意愿,甚至导致他放弃围棋。


炫宇所在的那个班级,之前跟他旗鼓相当的孩子都顺利升段,并调到张老师的段位班上了。班上又填充了许多新生的面孔,这让孩子觉得有一种被留级的失落。我开始反思造成这样水平停滞的原因是什么,老师?孩子本身?还是我们自己呢?

2016年7月1日

黄院长通知棋院家长们报名省赛了。省赛是由省内各市的棋院和俱乐部选派有实力的选手来参加的,一般是按年龄段分组。可能是去年参加的人数太少,以至于没办法评团体名次,今年就放开了让大家报名。


本来炫宇的棋力是不足以参加省赛的,因为我报名的时候,刚好小童的母亲坐我边上,她看了看炫宇的学籍说:“我家小孩跟你们同一年”。然后我才知道:虽然是同一年,他们年头我们年尾,可是他们已经是3段了。他们因为在同年龄段的孩子里棋力已经很强,所以省赛他们已经参加过好几次了。

看到这样的队友,我不由地想打退堂鼓不报了。后来想想,又觉得没必要害怕,本来我们也不是想去拿名次的,只是历练一下而已,有什么好怕的。于是还是给报了名,交了钱。


可能大多数的家长对自己孩子都有清醒的认识,400多人的棋院也只报了22个人。但我并不后悔报名了这次比赛。每当我回想起这次的比赛,都很感谢黄老师给我们这次机会------虽然这次比赛我们并没有拿到名次,却让我们在得到了磨炼的同时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2016年7月24日

我们出发去参加武夷山围棋省赛。

2016年7月25日

比赛第一天,天亮了,比赛的号角也吹响了。各个队伍在酒店门口排队,按年龄分成少年儿童甲乙丙丁,男女若干组开进赛场。


炫宇分在儿童乙组。天气虽然很炎热,家长们却并没有回房间吹空调,都在楼下的长廊下坐着等待。 据说炫宇所在的儿童乙组向来是高手如云,有的已经有业余高段位了,这次也不例外。既然是按年龄来比赛的,那么随时都有可能摊上一个高手做对手。可见比赛有多残酷。虽然不是我在比赛,可是我已经感觉到了,高手的掌风不时地在耳边掠过……亲爱的小宇,你一定要坚强。

这一天,他一胜两负。虽然我有时也掩饰不住因他输棋带来的失落,但最后还是调整了心态。我们毕竟早知道高手如云的,能赢就是赚到了。


2016年7月26日

比赛第二天,又是一个早晨开始。第一场比赛结束,他说:“我赢了,那个人是菜鸟”。我说:“你可不能这么说。你有没有想过,赢了你的对手也会说你是菜鸟呢!”。


然后第二场比赛开始了。幸运的是,这一场小宇又赢了。现在他输了棋却“心有激雷,面如平湖”,可是赢了棋他就显现出小孩子的本性来了——抱着我又亲又啃的,走路都蹦蹦跳跳的。我想,下午终于可以好好玩一下了。


2016年7月27日

第三天比赛,我和小宇一早吃完饭就下来看对阵表。我们找来找去没找到儿童乙组的。同组的童XX在边上喊:“你们找什么找,在这呢!”原来那对阵表因为黏贴的松了被人拾起来扣在最下面了。我看到小宇排在第十三台和林子杰对阵,这时候小童又说:“林子杰很强的,我跟他下差半目”。他的话好像一颗石子投进我们原本平静的心湖,我们不禁想——已经是业余三段小童和他对阵尚且是这样,弈城才七级的小宇,恐怕不是他的对手。

也许童XX的话对小宇产生了影响,这一盘他没下多久就认输了。其实有时候不知道对手是怎样的也许还会初生牛犊不怕虎,知道后反而多了些顾虑。这一天炫宇仍然是一胜。

2016年7月28日

比赛的最后一个上午,吃完早饭后大家集合在楼下合影完后就进行最后一场比赛。这场比赛炫宇输了。

比赛的最后排名出来了,童XX因为并列第八的有三个,他抽签又抽到10,所以没有领到奖牌.之前我曾因为他是高手所以不敢报名来,却没想到以他这样的高手在这次比赛里也进入不了前八,那我们有什么好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