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辉来信:围棋下到什么水平,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前段时间有个棋童家长问我“围棋下到什么水平,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这真是个感性的问题啊。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先和大家分析一下围棋所能带来的两种快乐,这两种快乐一个是战胜对手,一个是战胜自己。

> 1

在12岁以下的年龄和5段以下的水平,大多数孩子所体会到的都是第一种战胜对手的快乐,这个快乐,在任何水平都可以得到。

例如初学启蒙的孩子吃掉了爸爸一颗子,他会很快乐。级位的同学战胜了年龄相仿的对手,他也很开心,1段的同学在比赛中5胜2败升段了,他也会很开心。基于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说,不论水平高低,年龄大小,战胜对手的快乐都是可以在围棋中获得的。

> 2

而相比于第一种快乐,这第二种战胜自己的快乐,就不是那么容易获得了,当然,这一种快乐的程度,也会比第一种更加直指人心。毕竟,越不容易获得的事物就越珍贵,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

我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面对一道超难解的死活题,自己和自己较劲,绞尽脑汁的坐了一天。记得那天是一个周末,其实是不用训练的。屋外正值寒冬,北风呼啸,我一个人端坐在训练室内,颇有些青灯古佛,不悟道不离菩提树的那种感觉。

我从上午坐到夜晚,终于解开了这道题目,这个时候,一种内心中缓缓升起的快乐占据了我的内心,这时我才意识到,这就是属于战胜自己的快乐,这也是围棋所给予我的最大的快乐。

> 3

2000年在首尔的三星杯是我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在最关键的一局(预选决赛)中我遇到了一位韩国一流棋手,那盘棋我本来形势一直不错,但在中盘阶段一着不慎,被对手偷袭得手,自此形势就一直处于下风,临近官子阶段也没能扭转过来,随着棋盘的日趋缩小,我的心态也近乎处在了崩溃的边缘,想要放弃(认输)的声音也不断在心里涌起。

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对手还有一块数十子的超级大龙未活净,这也是我逆转唯一的机会,此时我悄悄观察对手的神色,看得出来他非常放松,显然已经是觉得胜券在握,还没有意识到这唯一的危机。

这块大龙虽然不活,但由于周围的条件不成熟,要是立刻动手想要杀掉是不可能的,而一旦打草惊蛇,让对手意识到而补净,我这唯一的机会也就烟消云散了,只能立刻认输。

这时的我经过长考,为自己规划了唯一可行的路,我先在与大龙毫不相干的地方开始动手行棋,用以干扰对手的思路,慢慢将主战场靠近这条大龙。

经过五十余手棋的漫长准备,我终于创造出了稍纵即逝的机会,就在屠龙刀高高举起的那一瞬间,对手脸上露出了及其不可思议的神情。

这盘棋一共下了9个小时,我也是最后走出对局室的一位棋手,这时候华灯已上,在走回酒店的路上,我不断的回味着自己是怎么对抗内心中那种想要放弃的声音,这盘棋给我带来的快乐,也是那种难以言喻的,战胜自己的快乐。

过去快20年了,这盘棋我还不能忘记,它所给予我的指引,远远不只是一盘棋的胜利,而是我知道了自己的潜力,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了。

> 4

后来我慢慢理解到,这第二种快乐是要随着棋力的增长和人生的厚度而积累得来的,这几年一直和大家分享的“围棋就像爬山,越向上风景越好”的感悟,也是这个时候开始理解到的。

我相信,真正优秀的运动员,每一个行业里最优秀的那些人士,都能体会到这第二种快乐。

我在这里想和大家强调的是,虽然这第二种快乐很难获得,但只要孩子不放弃,即便他的围棋水平没有那么高,但是随着人生的成长,突然间有一天,父母在他心中所种下的围棋的种子,会在他的心里发芽,那个时候,他也肯定会得到战胜自己的快乐。这个快乐虽然很不容易获得,但却是持久绵长的。

当然,第一种快乐也非常珍贵,它是提升孩子兴趣和专注力的源泉,也是第二种快乐的“因”。

道德经上有“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话,陈祖德老师也写过一本叫做《超越自我》的书,这些描述,其实都是想告诉我们“你的对手是你的朋友,真正的敌人其实是自己”这样一个道理。

曾经有家长跟我说,他的孩子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比别的同学多坚持了两分钟,就做出来了这道绝大多数同学都没做出来的难题。这位家长自己也说,孩子就是在围棋中得到的这个精神,在围棋中学习到了再坚持一下,就可以有机会赢的这种精神。

围棋可以教给孩子坚持的道理,给予孩子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这就是快乐的源泉,这也是第二种快乐的必经路径。随随便便就放弃的人,不可能理解到第二种快乐的意义。

关于孩子的围棋教育,您有没有问题想和我交流呢,欢迎您发邮件给我~

askwangyuhui@iqidao.com

2019年11月1日星期五——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