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辉来信:你为什么会对孩子的胜负感到如此焦虑?

最近北京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寒冷的原因,许多家长朋友的心态也跟着悲观起来了。前两天还有一个棋童妈妈问我:“我的孩子总输棋,我比他更沮丧。其实我对他的语数外成绩都不怎么焦虑,为什么会对围棋的胜负这样焦虑呢?”

其实这个焦虑心其实很正常,因为毕竟大多数家长都没有亲身经历过胜负的洗礼,其实就算是我这样的老运动员,在看到安安连败的时候,也是会焦虑的。

在琴棋书画这中华文化传统四艺中,胜负属性是围棋的特点,这虽然会给孩子(显然也包括家长)带来过山车般的心理起伏,但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试想一下,如果围棋没有了胜负,可能我们固然是不会焦虑了,但估计您也不会选择让孩子学围棋了。

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考虑,我们认识到胜负只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就好了,它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属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家长们都可以这样想,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自己的焦虑了~

焦虑心很强的家长,可以思考一个原因,是不是最近没太认真思考过让孩子学围棋的目的和目标究竟是什么,如果回头想一想,当初你让孩子学围棋的时候,应该是为了让他变得更聪明,更勇敢,拥有好习惯吧。可是走着走着,不知从何时起,您就开始更关注他的升级升段,关注他每一局的胜负,这样时间长了,我们的初心是不也快忘记的差不多了。

这些年我发现,其实孩子成绩越好,家长的焦虑心反而越重,像我这样的家长,都已经被孩子不断的输棋修炼的差不多了,我现在的境界是“善败者不乱”。

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我一定要传递给在座的家长们,如果您也是焦虑心很重的家长,这很有可能说明是您的孩子之前进步很快,在围棋上受的挫折太少了,这也导致您对于输棋这件事的心理准备不足,而这个情绪,您很可能也是会在无意间传递给孩子的,这样的话,就非常糟糕了,必须要改正。

安安有一位幼儿园的同学,比安安还小几个月,和安安一起接受的启蒙,他的围棋的才能非常好,从初学到升至4段,只用了不到3年,升到4段的时候刚刚上一年级下半学期。但是前段时间我见到他的父母,随口问起来孩子学棋的情况,他父母告诉我孩子已经不学了,完全放弃了,这个消息让我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

后来在交流中我才知道,这孩子在前面的比赛里都是一次通过,从没受过挫折。但是在4升5的比赛中没有通过,家长随口批评了几句,于是孩子就开始厌学,在家里也不愿意下棋和做题,这样几个月下来,家长训斥过几次,他还是抵触,于是家长也累了,不想再坚持。一个围棋的好苗子,就这样被一次很正常的失败给击垮了。

听完之后,我心里非常难受,但是也没办法了,这件事情有孩子自尊心过强的原因,但是更大的责任是家长要负的。其实在胜负的世界里,家长应该明白,总是赢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而输棋其实是迟早的事情,对低龄的孩子就更是如此。

如果在这个孩子去参加4升5的比赛之前,家长可以提前做一下心理预期管理,告诉孩子即便升不上5段也没关系。如果在比赛之后,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安慰和鼓励,而不是批评,那么这个孩子,完全有可能会鼓起勇气,再次冲击,也完全有可能在围棋之路上走得更远,甚至成为世界冠军。

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明白,每一次输棋,每一次挫折都是上天给孩子的恩赐,受的挫折多了,孩子也就变得百折不挠了,不服输,不怕输,不就是我们最希望孩子在围棋中获得的一项能力吗?而这样的能力,才是我们让孩子学围棋的核心目的之一呀。

让孩子懂得不放弃的道理,是学围棋重大的收获。当我们能够真正理解输棋的价值,明白了孩子这个时候更需要你的鼓励而不是批评,这样的话,我们自己的焦虑心就会好很多了。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之所以我们会有焦虑心,其实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而来的,在围棋上,我非常反对这样的攀比,我强烈建议,我们只用今天和自己的昨天比,用明天和自己的今天比。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减少我们那些没必要的焦虑,而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学习过程上,这才是最好的进步方式,也是体会围棋之美最好的路径。

关于孩子的围棋教育,您有没有问题想和我交流呢,欢迎发邮件给我~

askwangyuhui@iqidao.com

2019年12月1日星期日——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