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真了解孩子的棋力吗?据说只有20%的家长合格! 爱棋道原创 13245 道道 2020-11-06 13:19 老师我孩子适合I-6吗?老师我孩子咋3段才I-5啊?老师我孩子咋2级就I-6啊?我能跟上吗?老师我孩子第一次I-4,第二次I-6,我到底该上什么呢?一个晚上,这几个问题,老师回答了上百遍,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I-6的入学测群里面,测出I-5、I-7的人比I-6多,I-7入学测群里,I-6、I-8的人也比I-7的多,其实真正了解自己孩子水平的人只有20%。我们来看看有趣的经历吧~“老师,我娃测了两次,一次i5一次i7,我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强弱点在哪,想测出来让她专项课转长期班呢“——家长提问”宝贝这个死活只有i5的水平,计算力上还是有欠缺的,平时练的很少宝贝布局还不错,i6水平,缺少方向意识,宝贝中盘很棒,至少i7水平,看来平时是个小手筋怪,很有灵性,棋感出色。宝贝定式又是短板,只有i4水平,明显是个很聪明,很灵光,进步快,但是不扎实的宝贝。不爱做题或者做的题目很简单,不爱积累所以定式都记不住。需要多下点功夫,定有飞越。“——老师解答很多家长感叹,老师竟然可以仅通过测试结果就能看出孩子的围棋的水平、短板,甚至孩子的性格年龄。未曾见面,但好像与孩子很熟悉的样子~其实,老师们通过对孩子40个题目的研究,已经足以非常具体地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因为这些题目全都来自于系统化教研所对应的知识点,并且详细的分为死活、布局、中盘、定式四个方面。所有题目都来自于该水平同学的实战素材,进行分析、研发、改编而出。所以通过测评,老师可以很聚焦的了解到孩子的长处和短板,并且能够针对性的发现孩子在每个方面所欠缺的能力,自然也就可以非常全面的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评估。有些孩子的长处短板非常明显,这就很大程度与性格有关了。比如死活和中盘弱,布局强的宝贝,大多年龄比较大,理解力强,但是基础不扎实;比如中盘进攻的题目都对,但防守的不行,就表明孩子棋风犀利,但不够认真;比如孩子布局不行,死活很强,说明孩子擅长战斗,但是对围棋理解不到位,只能靠杀取胜;比如一个孩子选项都是防守,不进攻,说明孩子不敢进攻,一般来说性格也就比较保守听话;所以不止是老师有魔力,围棋有魔力,更是这个测评有魔力哦。我们以I-6同学为例,讲一讲孩子的常见问题吧,I-6孩子的总体上讲缺少的是子力配合的能力,反映到对局当中,每个方面需要提高的点也不尽相同。I-6死活对应的是3*3的计算能力,即孩子可以思考三种可能,每种可能可以往下计算三步。一般来说,孩子对应以下几个问题:1. 不重视死活,不怎么做题,完全凭借实战感觉,这会导致思路受限,先入为主,把直觉当答案;2. 做过的题目主要训练直线计算能力,往往忽略对手的抵抗,所以很多时候会因为无法下出最佳结果而做错;3. 想得多,但想得不够深,算不到3步,导致看到对方应对后措手不及,直接做错。I-6布局主要是要学习子力配合,要理解围棋当中的配置面知识1.布局停留在宽窄理论的认知当中,但却无法把子和子联系起来;2.会一些定式,但不懂定式之间的配合,更不会定式选择,只能照背定式;3.不知道如何组成优秀的配置,布局出现子效很低的情况。I-6中盘不知道之前子力如何在中盘发挥威力,主要学习对围对破,和棋形认知。1. 容易自己围的大,发现对面围的更大;2. 容易自己大的时候去破坏对方,导致被对方也破坏,得不偿失;3. 容易不够犀利,把握不住机会,自己比较粗心,容易出现致命的低级失误。I-6定式主要是学习定式选择,和序盘后续,利用定式武器让孩子在布局迅速获得优势。1. 学习各种星定式,来驾驭二连星的展开布局;2. 学习各种星定式,来驾驭三连星的迅速展开型布局;3. 学习各种小目定式,来破坏对方各种小目布局。当然I-6级别还有很多打入技巧,弃子技巧都是与子力配合相关,所以孩子如果问题确实在这个级别,想象一下从布局、中盘、定式、官子、死活、实战对杀六个方面全面解决后,孩子是不是一飞冲天了。 那么家长为什么大部分家长都对孩子的认知有些偏差呢?其实主要来自于以下七个原因:1. 被线下段位影响,其实孩子的线下段位无法代表孩子的绝对水平,只能代表相对水平,同样的一个上海3段,刚打上和已经具备4段实力的3段,测评结果自然大不相同;2. 被一些分班规则影响,在以前,很多家长认为3段就该在一个班,4段就该在一个班,甚至很多地方都是3、4段一起上一个班,但其实每一个级别当中还有很多细分的区间,家长因为不懂棋是无法探知的,但是一测评就发现一些区别了;3. 孩子的能力不同,需要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有些孩子缺少的是“子力配合”,就是应该学习I-6。一个缺少“行棋步法”能力的同学,测出的就是I-5,但是并不代表I-6就比I-5要高级,因为孩子之前大多学的不够系统,所以一方面能力高、另一个方面低很正常。他确实可能具备了子力配合的能力,但行棋步法还不行,这样可能孩子段位还可以,但陷入瓶颈难以进步。所以这个时候就应该回来学习一下缺的这块,马上就突破了瓶颈。下一次也可以跳过I-6,直接进入I-7年级。4. 各个区域的线下段位水平不符,比如有些地区的3段才能I-6,但有些地区1段就可以上I-6了,俩面一聊天就出现了误导,自然对不上了;5. 家长稍微有一点主观的乐观或者悲观情绪,或者有一些选择老师的心思,自然也导致结果略有偏差;6. 孩子面对考试的态度问题,有的孩子不够重视,乱点乱试,那可能结果就差之甚远了;7. 运气成分,有一些孩子可能具备第六感,不会的题都选”C”。有以上七大原因,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有这么多原因,自然测评出来的结果只有20%的人和预期相符也就很好解释了。福利时间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棋力测试活动测测您家孩子棋力是否和预期相符报名二维码👇👇👇注:1、报名费只需1元。2、暑秋长期班在读学员无须报名添加小助手为好友,进群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