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干货 | 高手为何不战而胜?王若然职业二段带你揭秘高手思维!

本期分享老师介绍

王若然  职业二段



自小6岁学习围棋,8岁升入业余5段,10岁来到北京道场,开始进行专业的围棋训练。13岁成为业余6段棋手,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17岁夺得中国业余围棋冠军,并且作为唯一一个中国棋手,代表国家参加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荣获季军。


在2014年同年,以全国第五名的成绩成为中国围棋职业棋手,并且在第二年以六连胜的成绩升入职业二段。从2017年开始加入爱棋道开始线上教学,2020年作为爱棋道优秀教师,登上央视国际频道,在新闻中播出。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人下一步,最后的结果却是有输有赢?


有的同学说:“一定是计算力的差距,对手把我大龙都吃了,那我当然赢不了了。”


但如果再仔细想想,我们有没有一人围一块,没什么战斗的棋呢?


如果没有战斗,那两个人的差距到底差在哪里了呢?


其实一盘棋真正关键的,是“效率“。围棋的规则是非常公平的,每次一方只能下一步棋。


那么差距从何而来,其实就差在了每一步棋的效率之上。


如果一步棋可以占领更多的地盘,可以走到更多的大场,可以补强自己更多的棋,我就能够积攒优势,直到终局。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和老师下指导棋的时候,感觉没怎么战斗,也没怎么死棋,但一盘棋就输掉很多的真正原因。


厉害的高手从不在意一个局部的得失,而会站在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一盘棋。



给大家举两个王老师曾经在指导棋当中的实战案例(王老师野狐账号“心神合一”同学们可以加老师好友~~)


第一盘是一个双方对围的开局,走到这里其实白棋的优势已经非常巨大,AI判断白棋胜率高达90%,这盘棋白棋领先的原因正是因为“效率”。


双方同样都是大模样,王老师执白和黑棋花了同样的手数,但老师就是能够围的更多更大。



第二盘也是同样的情况,黑棋的子效会比第一盘更低一些,白棋已经形成巨大的大肚皮,但黑棋只有三个边角的小空。


看到这里同学们会发现,好像不需要很强的计算力,不用天天花很长时间做死活题,其实也可以轻松地在一盘棋当中占据优势!


不夸张的说,“效率”的技巧就是提升棋力的一个捷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提升对于“效率”的意识呢?



1


首先通过各种棋型案例,培养意识。棋型必须要合在一起学,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以上为效率的四种案例(防守效率、攻击效率、战斗效率、围空效率)



2


通过老师实战的讲解,帮助孩子解决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有时候孩子会觉得自己下的不错,但其实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




以王老师执黑的一盘指导棋为例,有些同学可能觉得白棋右下角破坏了王老师的大模样,简直是太厉害了。


但老师想告诉你,白棋已经出现了巨大的亏损,30、32、34就是在防守中子效很低的棋型。



3



刻意练习的习惯养成,想要在实战当中拥有子效的意识是非常有难度的。


为什么我们看到低手总是打打杀杀,而高手总是能跳脱局部,纵观全局。


原因就是因为高手已经通过连续不断地训练,养成了每一步都首先分析“效率”的习惯,所以才能在更高的维度战胜对手。


综上所述,养成“效率”的意识,如果靠长期逐步的积累效率是非常低的。


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集中一个时间,大量练习,形成习惯和潜意识,才能收获巨大的突破!